星活网

取名,算命,风水,属相,解梦,星座

五行与十二经络的关系,五脏所对应的五行

12经络与五行生克息息相关

五行与人的12经络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为你整理了12经络与五行生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什么是五行经络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可以根据五行特性而分类,比如我们熟悉的五脏、五音、五味、五方等。对于我们的身体,五行对应的五脏就是指肺、肝、肾、心、脾。五行经络就是人体五脏的经脉和络脉的统称。人的全身一共有十四条经络围绕,每条经络上都有一些重要穴位。 据中医理论所说,很多病邪都是通过经络和穴位由表及里地侵袭人体。在冬季,通过对这些经络穴位进行捶、搓、揉、压等按摩护理,可以有效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重拾人体自我调节气血能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比如是按压肺经上的鱼际穴和大肠经的曲池、迎香穴,可以起到润肺清热的作用;按压肾经上的涌泉穴,可以治愈口干、咽喉肿痛、泄泻和小便不利等症状;按压肝经上的太阳穴,可以祛除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 各时辰当令的经络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 辰时(早晨7-9点)---胃经当令 已时(上午9-11点)---脾主运化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 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 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 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 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 经络养生时间规则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凡千一藏取决于胆”。11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胆经就是人体的侧面(并不是我们说的胆囊),从屁股开始一直拍下来就可以了。每天拍三百下,据说对减肥超好,如果胆经不通的话,外侧会出现瘀青,只要接着拍,那么瘀青就没有了。胆决定生发之机,两鬃斑白,实际上就是生机慢慢弱了,这就是胆经的问题;偏头痛,左边和右边不一样,左边和肝血有关,右边和肺经有关,同时都涉及到胆经的问题;后脑白发和前面白发,前面长白头发是胃经,是胃气败的一个现象,是胃气出现了衰退,前额痛也是属于胃病的痛。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的话你的肝是养不起来的。大三阳、小三阳非常多,赚了钱以后一夜一夜的打牌,这样的话养不起肝的。天地之气走肝经,左边为肝,右边为肺,肝在东边属于青龙,西边为白虎,这在中医里就是最难治的病,实际上就是降龙治虎。中国 文化 特别讲究放下,其实最难放下的就是自我。在佛教里面还有一个下跪磕头的动作,通过形体的动作来完成思想。当形体放下的时候,心才可以放下。肝主藏血,要想养好肝血的话,就是肝胆相照,肝为阴,胆为阳,肝上有病,一般都是胆闯的祸,胆阳“红杏出墙”,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候很关键,经脉是从肺经开始的,所谓正月从寅时开始的,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也是从寅时开始的。人体的气机都是讲顺其自然,也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人从静变动的一个开始,也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的最深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小偷偷东西常常是在夜里3至4点钟。恰恰是人体气由静转动的过程。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恰恰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已经不够了。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小便的话,代表老人比较虚;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同时是大汗淋漓的话,就要注意了。 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就是气血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心脏病人容易出现死亡。给大家个提醒,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晚点起床,同时要慢慢地起床,而且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点醒也是不早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的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叫肛门要开。肺气足了才有大便。同样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一对夫妻,肺上有病,肠功能肯定不好。肺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举例子说一下,比如拉大便的时候,你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是什么?这个时候我握拳头行不行?这个时候怎么办?肺是主气,通常这个时候要憋一口气,然后大便才下来。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大小便)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是又粗又大又长。小婴儿排便的时候,大便特别粗,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说明心肺特别的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的功能,所谓“津”是往外渗透的力量。津的力量过强时,就会便秘;如果津的力量特别弱时,就会拉稀。津的力量的强弱又和别的脏器密切相关,所以吃泻药治疗便秘的 方法 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治病是治津的功能,如果老拉稀的话,就是津的功能弱了。 胃经是人体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也是胃经的问题,治膝盖疼就是治胃疼,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疼。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就是从胃经治。通常长青春痘的小孩子就是经常吃冷饮,损伤的是胃气。 辰时(早晨7-9点)--胃经当令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如果没有吃早饭的话,到了九点的时候就会出现空运化,出现头晕,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晚饭要吃少,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中午饭和早饭都忽略掉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 胃经走乳房的正面。乳汁的营养是什么,气血的来源是什么,全是靠吃饭来生成的。最贵的是人乳,人乳是只有在怀孕的时候才会分泌的一种汁液。胃经的病在《黄帝内经》有一段描述,胃经发展一定的阶段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爬到山上 唱歌 ,还有一个就是弃衣而跑——“裸奔”,这种人通常都送到精神病医院去,这些病人其实都是胃经的毛病,可以从胃经里治。辰时对应的生肖是龙,是集中各个动物的优势而成的,就是告诉你吃饭可以让你变成像龙一样的,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能量。 已时(9~11点)--脾主运化 早上吃的饭这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一样,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腐化掉。那么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这些东西都会补充到人的身体里。糖尿病,所谓的胰岛素和脾都是相关的。还有重症肌无力的问题,不要轻易的小瞧它,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脾虚弱的现象。 脾主身之肌肉。很多思虑过度的人特别的消瘦,人心特别宽的话,就特别的放松。现在小孩子老被逼着学习,不让他活动,就变成虚胖,有的小孩身体越来越差,这和脾有关。脾需要运动,肌肉也需要运动,运动以后才能变成肌肉。已时是蛇的属相。蛇就是大蚯蚓,它有钻土的能力,它能够把土地疏松,所以脾就是具有这种功能的。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一阴生。 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一阴生。并不是全方位考虑阳的问题,而是考虑到这时候阴气开始升起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是阴阳的转换点,子时和午时的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盗天机,用天地运化时机来满足人体的这种运化。上面是心,心为火,下面是肾,肾为水,心火容易往上飘,肾水容易往下行,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卦相,真正的好的卦相是什么呢?要让肾水经过阳气的运行以后往上走,让心那点火到肾那儿去,所以讲究心肾相交,就是心的火和肾的水相交,这样你才能有好的睡眠。很多人睡眠不好,是因为心在上面飘,心肾不相交。睡觉的那一瞬间就是心肾相交;一棒子把你打晕,晕倒的那一瞬间心肾相交;中医里讲的晕针,晕针的人往往比不晕针的人效果好,原因也在这里。 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 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的病,就是吸收不好,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地堆积,这靠美容是没有用的,这是里面的病,有点像西医的内分泌的问题。 心和小肠相表里。心为君主之官,是没有什么过错的,总有人要代君受过。有的病人,一到下午二点多脸就红,心就跳。肯定心脏有毛病。从中医的角度讲,西医和中医有区别的。如果下午二三点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你心脏的问题开始显现了,因为脸红就是一个心火外散的现象。刚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基本上是黄里偏红的那种,因为小孩的光是被细毛含在里面的,所以小孩不会出现红光满面。老人是因为脸上那一层细毛退掉了,没有东西含着他,所以才出现了光。所以说出现红光满面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出现了红色桃花状,就好像是化妆了一样,这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眉毛的正中间,如出现如灯花状散的相是非常不好的。因此13点到15点的时候,若出现了一些病症要往心脏那里想,这都是很重要的。 申时(下15~17点)——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 记忆力 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阳气上不来了,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申时是猴子,猴子是上窜下跳的,可以上窜下跳的经脉。这个时间是学习的好阶段,判断力非常好。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中医认为拉尿是膀胱的作用。膀胱是主管水道与防御外邪,又与肾相表里。也就是说膀胱是接受肾管的。如果不能撒出尿的话,就是肾的问题。小孩和老人撒尿都有一个现象,就是会抖一下。但是老人的抖和小孩的抖是不一样的,小孩是肾气不足以用,还没有出来,气都往下走了,所以就会抖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这是很不一样的。尿尿的问题要从肾去治,从肾的阳,肾的阴或者是那一个角度去治。拉尿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说话会泻肾气的。正确的拉尿方法是,咬紧牙根,禁闭说话,自然拉出。牙本身就是肾的外相,牙病实际上关系到我们的肾气足不足的问题。固护肾脏,防治肾亏,健身延年的作用。很多人会有口干舌燥的时候。膀胱就像太阳一样,能够把精液气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膀胱的气化功能不足,所以肾经里面的水液调不上来,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我们嘴里的唾液是非常宝贵的,唾液和肾脏是相关的。 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 中国人特别地好补肾,一个好医生会提醒你在这个时候服中药较好,因为肾正好值班,在12经脉里这个时候是主要的,补品不是随便吃的,酉时是鸡,鸡性属阳性,是火性,就像禽流感实际上这都是火性的病。所以说鸡不能烤,你再烤就是强化了它的性质,鸡最好以炖为好。老母鸡汤是最补人的。而鸭子是属寒性的,所以一般鸭子要烤,原因也是在这里。 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 什么是心包呢?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潜睡眠状态。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爱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能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心脏跳得特别的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的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当你懂经脉的时候就可以治疗这类病。比如一位是肺癌患者,被治成大肠癌了,你想是好事还是坏事?肺是脏器,从阴治阳是好事还是坏事?肺癌转大肠癌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好事,阳是可以走掉的,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之后才可以慢慢地知道如何治病。比如把肺癌治成肝癌就坏了,这就是走了相克的路。中医治病要从脏走腑。 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 解释一下“三焦”的“焦”代表小鸟,下面的四点代表火,因为上面是小鸟,所以应该是小火。属于少阳火,关于“三焦”有很多的解释,“三焦”就是人体上面的胸腔是上焦,中间脾胃是中焦,下焦是肝肾。而这个“三焦”,性质是温的,而且小火,就是说我们的人体要保持一个不温不火的一个度,那就是“三焦”。 “亥”是最后的一个时辰,就是亥时。“亥”上面一长一短代表一阴一阳,下面是一个女人怀孕了,后面是一个男人搂着这个女人在睡觉。“亥”字千万别小瞧,它代表新生命的重新孕育。

十二经脉与五腧穴

一、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又分六条阳经和六条阴经。六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胆经。六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奇经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十二正经按一天十二个时辰来走分别是:手太阴肺经(3-5点)手阳明大肠经(5-7点)足阳明胃经(7-9点)足太阴脾经(9-11点)手少阴心经(11-13点)手太阳小肠经(13-15点)足太阳膀胱经(15-17点)足少阴肾经(17-19点)手厥阴心包经(19-21点)手少阳三焦经(21-23点)足少阳胆经(23-1点)足厥阴肝经(1-3点)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二、五腧穴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统称五腧穴。在《难经》中有对五腧穴作用的记录:“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在现代运用中,井穴多用于各种急救,荥穴多用于各种热病,输穴多用于肢体酸痛和入藏病变,经穴多用于气踹咳嗽,合穴多用于六腑疾患等。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中比喻自然界的水流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井穴多用于手足之端,比喻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有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关节、趾跖关节之前,喻作水流上微,荥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是位于掌指关节、趾跖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变大,由浅入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一个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往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经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的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的治疗法则1) 病在脏取井穴:井穴的位置:手指和脚趾末梢。病在脏取井,病比较深,要取井穴。如‘井主心下满’、心脏的剧痛都可在井穴下针。下针要用一寸针,扎时比较疼,这也提示我们井穴较浅,作为不会扎针中医的‘业外’人士,完全可以用按摩的方式取代。2) 病变于色取荣穴:正常人青色为肝,红色为心,脾主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如果有颜色的病出现了,要选荣穴。3) 病在时间者取俞穴:凡是按时间来发病的,取俞穴。如病人每天早上3-5点就起了,则要取肺经的俞穴。另外按时间发病的也可取荣穴。4) 病变于音者取经穴:因为生病而出现声音变化的,取经穴。5) 病起于饮食取合穴:正常人应每餐七八分饱,以达到训练胃气的目的。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的或胀满的,取合穴。三、五腧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五腧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阳井金,阴井木,就是阳经的井穴对应五行中的金(井荥输经合分别对应五行金水木火土),阴经的井穴对应五行中的木(井荥输经合分别对应五行木水火土金),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本穴、母穴和子穴:​五行有相生的关系(下图),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肺经为阴经,从上图可以看出阴经的‘经穴’属性为金,而肺的属性为金,那么肺经的经穴—经渠穴即为肺经的本穴。由于土生金,土为金的妈妈,肺经的俞穴属性为土,故肺经的俞穴—太渊穴为肺经的母穴。金能生水,水是金的儿子,肺经的合穴—尺泽穴属性为水,故尺泽穴为肺经的子穴。四、原穴的定义、位置及作用原穴: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在往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称为“十二原”。位置:十二原穴中,五脏的原穴,也就是本经五腧穴的腧穴,所谓“阴经之腧穴必于原”,即阴经的腧穴跟原穴是同一个穴位,而六腑的原穴另有穴位,也即“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作用:原穴主治内脏疾病。原穴与三焦有密切关系,我们平时在刮拭原穴时,它能通达三焦的元气,调整内脏的功能。灵枢中有记载: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络穴:沟通两条经脉气血流注的穴位。十二正经中每条经脉都是平行的,靠络穴互相链接。在针灸治疗中,有个配穴叫:原络配穴法。原络配穴法用来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经脉和脏腑疾病的。五、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东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天干地支所属脏腑经络与五行是如何对应的?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说明了天干与脏腑经络以及脏腑经络之气的生理活动和五季、日干、五行的关系。即:甲乙主春属木,与肝、胆(经)配合,胆属阳木旺于甲日,肝属阴木旺于乙日;丙丁主夏属火,与心、小肠(经)配合,小肠属阳火旺于丙日,心属阴火旺于丁日;戊己主长夏属土,与脾、胃(经)配合,胃属阳土旺于戊日,脾属阴土旺于己日;庚辛主秋属金,与肺、大肠(经)配合,大肠属阳金旺于庚日,肺属阴金旺于辛日;壬癸主冬属水,与肾、膀胱(经)配合,膀胱属阳水旺于壬日,肾属阴水旺于癸日。明代医家徐凤提出“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针灸大全·卷之五》)十二经纳天干歌。但明代医家张介宾对于三焦、心包络的天干配属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壬癸属水,三焦为“决渎之官”诚有可言,但心包络称为“心主”,心属火,怎能归入癸水呢?因而提出了“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类经图翼·三卷》)之说,后世许多医家对此说甚为推崇。笔者认为,心包络为“心主”,心属火,癸肾属水,须知古人认为水火同属先天始生之物,所以水火相同。从脏腑功能来说,《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指出了三焦和膀胱都与水液代谢有关,是人体水液运行的器官。从穴位功用来说,针刺三焦经的原穴阳池和膀胱经的原穴京骨穴,则能对机体起到调和宣导的作用;针刺心包经原穴大陵和肾经原穴太溪穴,则有交通心肾、水火相济的作用。据此,笔者赞同“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之说。现根据《内经》、《针灸大全》的论述,将天干与脏腑经络、五季的配合以表归纳说明(表2)。

中医12时辰与12经络有什么关系?中医的五行是什么?

中医的12时辰与12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的每一个时辰是一经脉的行走时间,12个时辰是12条经脉的行走时间的规定。中医的五行有得说,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以说,足三里(土)、厉兑(金)、内庭(水)、陷谷(木)、解溪(火)。具体还是找些中医有关经络的书籍看看吧!

五行和十二经络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对应的身体部位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肾,膀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 - - ---------------------------------------------------------------【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养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 - ------------------------------------------------------------------【手太阳小肠经】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 -------------------------------------------------------------【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 ------------------------------------------------------------------【足少阴肾经】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十二经名词的说明 手太阴肺经辛金,手阳明大肠经庚金。肺为阴脏,大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金气而生,庚辛者,分别金气的阳性阴性之称。金气有收敛作用。肺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上而下,大肠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肺经自胸走手,络大肠,主降。大肠经自手走头,络肺,主升。太阴阳明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大肠经秉阳金之气,肺经秉阴金之气,兼秉阴土之气。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水气而生。壬癸者,分别水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水气有封藏作用。膀胱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肾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膀胱经自头走足,络肾,主降。肾经自足走胸,络膀胱,主升。太阳少阴者,太阳寒水,少阴君火。膀胱经,秉阳水之气,肾经,秉阴水之气,兼秉阴火之气。 足少阳胆经甲木,足厥阴肝经乙木。肝为阴脏胆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木气而生。甲乙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疏泄作用。胆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胆经自头走足,络肝,主降。肝经自足走胸,络胆,主升。少阳厥阴者,少阳相火,厥阴风木。肝经秉阴木之气,胆经秉阳木之气,兼秉相火之气。 手少阴心经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丙火。心为阴脏,小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火气而生。丙丁者,分别为火气的阳性阴性之称。火气有煊通作用。心经火气的煊通作用,由上而下。小肠经火气的煊通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经自胸走手,络小肠,主降。小肠经自手走头,络心,主升。少阴太阳者,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心经秉阴火之气,小肠经秉阳火之气。兼秉阳水之气。此阳火乃太阳寒水封藏之大火,故小肠经,称太阳。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为阴脏,三焦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相火之气而生。相火有燔灼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燔灼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经相火的燔灼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包经自胸走手,络三焦,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络心包,主升。厥阴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三焦经秉阳性相火之气,心包经秉阴性相火之气。兼秉阴木之气。 足阳明胃经戊土,足太阴脾经己土。脾为阴脏,胃为阳腑。同秉大气中土气而生。戊己者,分别为土气的阳性阴性之称。土气有运化作用。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上而下,脾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胃经自头走足,络脾,主降。脾经自足走胸,络胃,主升。阳明太阴者,阳明燥金,太阴湿土。脾经秉阴土之气,胃经秉阳土之气,兼秉阳金之气。 十二经的经字,有经过之意。脏腑如储电之瓶,经如传电之线,又经管之意也。 默记此图,为研究圆运动第一功夫。如难于默记,将每经名辞前三字,随后再记亦可。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足之三阴,自足走胸。将此八句,先为记熟,再记各经,亦是捷诀。

金木水火土都对应什么经络

木火土金水,是五行代表,分别对应于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经络则分别是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